酿酒清蒸工艺注意问题,酿酒清蒸工艺注意问题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酿酒清蒸工艺注意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酿酒清蒸工艺注意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酿酒初蒸粮食要不要搅动?
1
东北大高粱,颗粒较大,一般建议用热水泡粮,水温约70至75度,水浸过粮食10公分以上。 下粮时要搅拌均匀,中途不要搅动泡粮,以免生酸。
2
初蒸时放入泡粮水,如泡粮水特别脏,可用清水洗一至两次,保证粮食清洁卫生,让后上甑初蒸,初蒸实际是将粮食煮熟,将水浸没,把粮食浸出5公分以上,用大火煮30至40分钟,初蒸时判断标准是粮食煮熟,吃起来没有生心,生味即可,这种判断较好。
3
闷水时粮食初蒸好以后 放冷水进锅焖粮食,闷水口要大,保证5分钟左右放满焖粮水,水淹没粮食10公分。 焖粮水从锅底进水,焖粮时间 20~30分钟,具体根据大高粱吸水效果,闷水以后吸水率达到95%左右为佳。
4
复蒸时粮食闷水以后,放掉多余的焖粮水,此时大高粱吸水已经相当充分,开大
蒸酒的绝密配方?
配料:生糯米500克,酒曲适量。做法:1.生糯米洗净,浸泡1-3小时,泡过的米粒很容易碾碎,捞起来冷水上蒸锅燃气上蒸12-15分钟,蒸熟的糯米颗粒分明晶莹剔透,太烂的做过一次口感不好。
2.糯米蒸熟立刻倒大盆里晾凉至室温,同时倒一碗凉白开300克左右,将酒曲融化在冷开水里,等糯米饭晾透了,将水倒糯米饭里边拌匀,糯米饭要捏散,保证每颗糯米饭都能沾上。
3.拌好的糯米饭倒在干净的容器里压平密封(习惯用保鲜膜密封)中间留个小洞方便查看出酒情况,放恒温28-32度环境下发酵24小时后去观察下米酒状态,非常干燥的话可淋上一些凉开水然后继续发酵到完成。
发酵完成的甜米酒需尽快进入冰箱冷藏减缓发酵
一次酒的上甑手法?
上甑是酿酒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它是一个技术性的操作。具体来说,上甑的过程如下:首先在甑桶中的箅子上撒一层稻壳,然后打开蒸汽阀门,等蒸汽上来后,开始往甑桶里铺撒发酵好的酒醅。需要注意的是,酒醅需要一层一层地撒上去,每撒一层后会把蒸汽给压住,过一会儿蒸汽又会冒出来,这时就需要继续铺撒酒醅。总的来说,要做到“见汽就撒”和“缓气加料”。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白酒,上甑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酱香型白酒在上甑时需要严格遵循六字秘诀:打糟、拌粮、上料、蒸粮,见汽上甑,缓气加料;而浓香型大曲酒的上甑操作则包括润粮、拌糟、上甑、蒸酒、蒸面糟、蒸红糟和蒸粮七个步骤。
一酒的上甑手法,概括为“三先四后”。 “三先”即先堆、先泼、先淋。 “四后”即后实、后拍、后扣、后检查。
先堆:指先用铲子将酒糟堆成子堆,再用酒铲将辅料(糟渣) 均匀地撤在酒醅上。
先泼:指将酒醅泼洒在已堆好的酒槽内,温度以手能伸入醅内不觉得烫为宜。
先淋:指将酒醅淋洒在已堆好的酒槽内,淋酒厚度约7-8厘米。
后实:指将淋过的酒醅实实地踩实,以避免蒸汽上升时虚松或产生汽孔。
后拍:指将酒醅拍平、拍紧、拍实。
后扣:指将酒槽旁边的酒醅向中间扣平。
后检查:指检查酒醅是否已经踩实、扣平,是否有虚松或汽孔。
酿酒高粱是煮的好还是蒸的好?
酿酒是一门很有技术的学问,是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从原料到酿出酒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在这过程中玉米、大米、高粱等淀粉质原料中的淀粉被分解成酒精。传统工艺都是把这些原料蒸煮,让淀粉糊化析出酵母更好的发酵。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生料技术,不用蒸煮原料,但生料酿酒口感还是不如熟料酿造。目前优质的名酒***用的都是熟料酿造,熟料顾名思义就是原料要经过蒸煮变熟,原料糊化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面的发酵,如何才能更好的糊化呢?
糊化可以用煮、蒸,炒等让淀粉糊化,其中蒸汽蒸的为最佳。
发酵的原料需要外硬内软,没有白心,均匀。用煮的话水要烧开,并不断的搅拌,不然容易糊锅,到时候酿出来的酒有糊味,而且会容易搅烂,原料中的淀粉溶在水里,容易使米粒破坏,形成一层膜,不利于发酵。
隔水蒸,用蒸汽加热能均匀上汽,不会糊锅也不用搅拌,原料中的成分能更好的保留,外硬内软,颗粒也保持完整,成团容易打散,这样能均匀的接触到菌种,让发酵更彻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酿酒清蒸工艺注意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酿酒清蒸工艺注意问题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sdw.com/post/1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