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具体工艺环节,酿酒具体工艺环节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酿酒具体工艺环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酿酒具体工艺环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酒的四大工艺?
一、捆沙酒:也叫“坤沙酒”或“坤籽酒”,也就是常说的正宗的酱香型白酒,是严格按照传统的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10个月,出酒率低,品质最好;其灵魂是“回沙”工艺,即是将原料经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并经过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够出厂,其高粱不能够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
二、碎沙酒:即用粉碎的高粱酿出的酒称为“碎沙酒”,“碎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
三、翻沙酒:用捆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称为“翻沙酒”,“翻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质差。
四、窜香酒:用捆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的产品,产品质量差,成本低廉。市面上出售几元到20几元一瓶的酱香酒,基本都是这类产品。
这里提到了四种工艺,分别是勾,调,串,液态法。解释一下这四种工艺, 1)勾:酒精+水+7%~10%的传统粮食酒,配出的酒。 2)调:典型如“三精一水”,酒精+香精+糖精+水,风味很差。喝后严重头疼。 3)串:90%酒精+10%传统发酵的香醅上锅蒸,得到的酒也带有传统酒的糟香味。风味有点接近传统酒。 4)液态法白酒: 狭义的液态法,是指用薯类、玉米等含淀粉含粮的代用品用“一步法”生成酒,生产工艺类似于生产酒精的工艺,一步到位地蒸馏生成酒。酒中杂质较多度数不高。可向发酵液里添加生香菌酵母液以增香。 广义的“液态法白酒”,还包括了“食用酒精配制白酒”这种工艺。这二种工艺常混为一谈,其实是二种不同工艺,“液态法”所产酒的度数较低成份复杂,风味较差。“食用酒精配制白酒”工艺,所用的是高纯度的酒精(96%浓度),杂质少,先加水降度,再向其中添加微量的传统固态法白酒以提升风味。
粮食酿酒的原理和反应?
粮食当中含有淀粉,淀粉糊化后,再经糖化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经发酵作用生成酒精,这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中,糖变为酒的反应,主要是靠酵母菌细胞中的酒化酶系的作用。
酒精发酵属厌氧发酵,要求发酵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如果有空气存在,酵母菌就不能完全进行酒精发酵,而部分进行呼吸作用,使酒精产量减少。
酿酒的原理就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大致来讲,一瓶白酒的诞生,一般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选料、制曲、发酵、蒸馏、陈酿、勾兑、灌装。
1、选料
粮为酒之肉,一般是将高梁、玉米、小麦、大米、糯米、大麦、荞麦、青稞等粮食和豆类等(不包括薯类与果蔬类)作为原料,要求作物的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当然,原料中还包括一些辅料,除此之外水也是重要的原料之一,所谓“水为酒之血”“好水酿好酒”,说的就是水源对酿酒的重要意义。
2、制曲是酿酒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纵观世界各国用谷物原料酿酒的历史,可发现有两大类, 一类是以谷物发芽的方式,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将糖份转变成酒精(比如啤酒);另一类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剂将谷物原料糖化发酵成酒。白酒酿造***用的就是第二种方式,这个过程主要是将淀粉糖化(转化成葡萄糖)。
3、发酵
从配料、蒸粮、糖化、发酵、蒸酒等生产过程中都***用固体状态流转而酿制的白酒,才能称为固态发酵白酒。发酵的过程其实就是将上一个阶段生成的糖发酵转化成酒精的过程。
4、蒸馏
靠发酵产生的酒精度数其实是很低的,为了提高酒精含量(度数),一般还要进行蒸馏提纯,主要***用甑桶作容器(半固态法出外)进行缓慢蒸馏,还可***取将黄水、酒尾倒入锅底进行蒸馏等措施。经过蒸馏操作后,得到的原酒度数一般比较高,不同批次的原酒其质量、风格都不相同,需要分批存放。
5、陈酿
陈酿也叫老熟,我们说的“酒是陈的香”,就是指经过“陈酿”过程的酒。经过蒸馏的高度原酒只能算半成品,辛辣,不醇和,只有在特定环境中贮存一段时间使其自然老熟,才能使酒体绵软适口,醇厚香浓。贮酒容器最好是在放在陶坛中,更大的贮存容器可用不锈钢等作材质,尽量不***用金属铝质容器。贮酒应***用自然老熟,禁止用催化剂等化学方法催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酿酒具体工艺环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酿酒具体工艺环节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sdw.com/post/1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