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是谁发现酿酒的,高粱是谁发现酿酒的呢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粱是谁发现酿酒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粱是谁发现酿酒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粱在山西的种植历史?
过去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高粱是从非洲引进来的,其实这个观点站不住脚。1931年在山西万荣荆村新石器晚期遗址,发现过炭化高粱;在郑州大河村新石器遗址、江苏新沂县三里墩遗址,都曾发掘过高粱状的粮食。在古文献中,如《世本》、《博物志》、《广雅》、《庄子》、《管子》、《齐民要术》、《王侦农书》等,都有对高粱的记载。这可以证明,五千年以来,黄河流域的古代人民已培育出高粱品种,并大面积种植生产。
山西是高粱主要产区之一。忻定盆地的忻州、定襄、原平、代县一带又是全省高粱生产较集中的地方,素称“高粱之乡”。近年来,全国、全省高粱种植面积下浮较大,唯忻州地区较稳定,约5万公顷,总产4~5亿公斤。据载,忻州高粱有过每公顷产1350O公斤的记录。忻州高粱的特点是粒大、颗匀、皮薄、口感好、着壳率低、营养价值高,据化验分析,含蛋白质10%以上,赖氨酸占蛋白质的1.5%以上,单宁含量在10%以上,均优于一般高粱。
忻州高粱与当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加工成的高粱面,能做成花样繁多、群众喜爱的食品,近年已成为迎宾待客的饭食。高粱除直接用于酿酒做醋,还可以加工制粉条、粉面。高粱的茎秆是造纸的好原料。茎秆中含的红色花育素可制染料。茎秆中含蜡质3%左右,浸出后可制蜡纸、油墨。糖高粱含糖高达19%,是制糖的好原料。脱粒后的高粱穗可做锅刷、扫帚,穗秆可编器皿、盖帘。高粱,与群众生活真是密不可分。秋季采收最好,可以冬季储备。
高粱在中国古代称为蜀黍、乌禾,明代以后统称高粱。直到现在各地也有称为秫秫、芦穄,山西民间也有称为茭子的。有学者认为,高粱原产于热带非洲,史前最先传入埃及,以后传入印度,由印度传入中国。中国最早记载高粱的文献是西晋的《博物志》,由此推测,传入时间在公元3世纪至4世纪。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对中国史前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中至少有两处发现有高粱的存在,一是1935年在山西省万荣县荆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碳化的高粱籽粒;
二是1960年在江苏省新沂县三里墩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高粱籽粒和叶片的碳化物。
由此疑似高粱的起源是多元化的,中国也可能是高粱的起源地之一。
高粱酿酒原理?
高粱经过粉碎,加水润料,然后进行蒸煮,加入白酒发酵的微生物大曲,然后放置的密闭的地缸中进行发酵。待20多天,发酵结束后,取出来,加入一定比例的稻壳进行粘度降低,然后再进行蒸酒。就可以得到白酒了。
所以白酒酿造就是淀粉在霉菌、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糖,然后在酵母菌作用下,把糖转化成酒精的过程。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高粱、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
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粱是谁发现酿酒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粱是谁发现酿酒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sdw.com/post/3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