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葡萄白腐病,酿酒葡萄白腐病怎么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酿酒葡萄白腐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酿酒葡萄白腐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维多利亚葡萄为什么转定?
一、 一般引起葡萄烂果的主要病害有白腐病、炭疽病、特殊年 份也有黑腐病。
二、 营养不良,树势衰弱,偏施氮肥,缺少钾、钙、微量元素,或挂果过多、负载量大,致使植株长势弱,降低了抗病能力。三、气候潮湿,夏剪不及时,果园郁闷、通风透光不良、雨水过多、土壤和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加速了病害的传染和蔓延。其主要防治方法是:彻底清除菌源在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病蔓集中深埋。雨后及时排水、松土。防止园内湿度过大。及时绑蔓、摘心,保持架内通风透光。
维多利亚葡萄转定是指葡萄果实的颜色从绿色转变为紫色或黑色。这种变化是葡萄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果实的颜色转变是由于葡萄中的花青素(Anthocyanin)的积累所致。在葡萄成熟的过程中,果实内部的糖分和酸度逐渐增加,同时花青素也开始累积。当花青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葡萄的颜色就会由绿色转变为紫色或黑色。
果实的颜色转变与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生长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有利于葡萄果实的成熟和花青素的积累。同时,不同品种的葡萄也具有不同的成熟特点,有些品种可能更早转定,而有些品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果实的颜色转变是葡萄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葡萄酒酿造的关键因素之一。当葡萄完全转定后,就可以采摘用于酿造葡萄酒或直接食用了。
葡萄用什么杀菌药好?
无公害杀菌药:对葡萄的植物保护比较友好,比如植物抗性激素(PYR),植物抑制剂(PBI),植物生长调节剂(PGR),植物生长激素(BPC),植物抗菌素(VCS)等。
葡萄用霜脲氰杀菌药好。
霜脲氰是具有渗透性的霜霉病治疗剂,在药剂喷洒到的地方,能进入葡萄植株内部,杀菌和抑菌。目前由于大量应用,抗药性比较重。常见的品种是由72%或36%与代森锰锌混配的药剂,因霜脲氰含量低,建议按照保护性杀菌剂施用。
北方酿酒的葡萄品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通过东欧引进了一批欧洲酿酒葡萄,这其中既有我们熟知的赤霞珠等国际品种,也有起源于东欧的相对小众的葡萄,如晚红蜜、白羽等。与此同时,我国的科研单位也不负众望,培育出了一些优质酿酒品种,比如北醇葡萄。熟悉国产酒的人,对这个品种应该不陌生吧。
在葡萄酒产量强势提升的同时,「优质化」成了国产酒发展的新诉求。人们不再一味追捧抗病耐活的品种,而是更注重葡萄的表现力与风土的融合。
梅鹿辄,原产于法国波尔多地区,20世纪末引入我国,在河北、山东、新疆等地都有栽培。梅鹿辄在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极晚熟酿酒葡萄品种,在蓬莱市南王山谷4月中旬萌芽,10月上旬成熟采收,生长期160-170天,它的植株生长势中等,产量较高,早实丰产性好。梅鹿辄葡萄叶片主脉长度在16厘米以上,属于的叶片较大,叶片颜色呈绿色,叶片形状多为近圆形或者卵圆形,叶子上有5个裂刻,裂刻比较深。叶子的表面有波状的凸起,比较粗糙。
葡萄的果穗,也是鉴别葡萄品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长度在12-18厘米的果穗为中等果穗,梅鹿辄的果穗即为中等大,平均单果穗重190克,整个果穗呈柱形或者圆锥形,果穗有歧肩。梅鹿辄的果粒形状近圆形,果粒纵径13-18毫米之间,属于中等大果粒,果粒着生疏松,百粒重181.4克,亩产可达2000kg以上。平均含糖量每升215克,含酸量每升6.5克,出汁率74%。
梅鹿辄在众多酿酒葡萄品种当中,颜色比较突出,呈现于醉人的紫黑色,这是与其他品种区别的标志之一。用梅鹿辄酿制的葡萄酒,喝到嘴里有甘甜味,这并不是人工加的糖,而是来自葡萄本身的果甜味;梅鹿辄还以果香而着称,在葡萄酒中,可以清楚的嗅到黑色李子的气息,如果葡萄成熟度好,还能在酒中闻到成熟的李子果和李子干的风味。作为一个传统的酿酒葡萄品种,梅鹿辄常常被单独发酵,然后与赤霞珠、品丽珠调配,以此提高葡萄酒的果香和色泽。梅鹿辄不是一个娇气的品种,它的适应性很强,世界上不少葡萄酒产区都有种植。它的抗寒、抗旱、耐瘠薄能力比较强,适宜在沙壤土或者山坡丘陵地种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梅鹿辄不适宜在潮湿多雾的地方种植,而且扦插苗木垂直根系不发达,因此在生产中最好***用嫁接苗进行栽培。梅鹿辄抗霜霉病和白腐病能力较强,抗炭疽病能力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酿酒葡萄白腐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酿酒葡萄白腐病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sdw.com/post/3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