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工艺方案设计图解,酿酒工艺方案设计图解大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酿酒工艺方案设计图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酿酒工艺方案设计图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家庭酿白酒用水泥池发酵,怎么建造水泥池,发酵怎么配料,怎么混蒸,需要详细过程,诚心拜师?
- 白酒制作技术及配方?
- 酿酒工艺分为哪几大类?
- 如何修建酿酒的发酵池,白酒发酵池的做法及注意事项?
- 我想在村子里开一家酿酒作坊,应该如何快速上手?
家庭酿白酒用水泥池发酵,怎么建造水泥池,发酵怎么配料,怎么混蒸,需要详细过程,诚心拜师?
窖池大小与投粮多少有关,与甑锅大小有关。窖池宽度一般不超过1.5米,深度不超过2米,底部有黄水引流沟,沟上面铺设没有杂味的木板。这样的窖池需要14-20个,根据发酵期定数量,每天生产一个窖池。正常生产粮壳比例1:0.3,粮糟比例1:4-5.5。酿酒工艺做清蒸混入,稍微浪费能源,但是出酒率高,酒干净。白酒制作技术及配方?
1、制作“酒饭”。用粮食(个人理解像是糯米大米小麦等都可以)做蒸饭。由于普通电饭锅受热不均,可改用微波炉蒸饭(按1:0.5的比例加矿泉水,一般来说超过米1厘米就可以)。
2、拌曲。等饭晾到30度左右时拌入酒曲,放入木盘或其它敞口式的瓦罐中,用棉布或纱布盖上(避免污染又防止积水)。酒曲主要使用主黄酒曲或本地土制的小曲,或者安琪酒曲也可以。
3、发酵。拌曲后一天左右(寒冷天气要2天),酒饭已进入糖化高峰,将酒饭倒入发酵罐,我用的是本地土制的瓦罐,土得不能再土了,盖子用的是瓷碗包纱布,但很便宜,几块钱一个(7.5升),还有15升和25升的。
4、按1斤米加2斤矿泉水(自来水或白开水也可以,只是质量差点),然后盖上“碗盖”,进入主发酵过程。放置约3周左右。可以包上棉被,呵呵。
配方:大米5kg、酒曲25g。
酿造方法:
1、首先准备大米,把米洗干净放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放在锅里蒸饭。

2、为了能够让米饭彻底蒸熟,当锅里冒蒸汽的时候,掀开锅盖,往里面撒开水,注意撒的水量。蒸熟后,把米饭摊开越薄越好,夏天可以用风扇冷却。

3、最为重要的一步拌酒曲,称号适量的酒曲,放入米饭堆里,要完全搅拌均匀,以免影响酒的口感。

4、拌好酒曲后,放入缸中发酵,注意放入的过程中不可用力按压,保持缸中的干净。装好后在米饭堆中间挖个圆孔。
酿酒工艺分为哪几大类?
1、发酵酒(酿造酒):以粮食或果类为原料经酒精发酵并经压滤、澄清、调配等工艺处理后获得的酒,其酒度通常较低,如黄酒、啤酒、葡萄酒及其它果酒等。
2、蒸馏酒:在粮食或果类原料发酵后***用蒸馏技术把酒精分离出来而获得的酒,也就是用发酵酒通过蒸馏将酒度提高后的酒,如中国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
3、配制酒:以发酵酒或蒸馏酒为基础(酒基),配比各种呈香呈味物质、中药材或果实等,并经浸渍陈酿后获得的酒,配制酒酒度介于发酵酒和蒸馏酒之间,如利口酒、果露酒、各类药酒等。
如何修建酿酒的发酵池,白酒发酵池的做法及注意事项?
白酒发酵窖池与酿酒工艺有关。 清香型混蒸续楂发酵使用瓷砖窖池,二次清工艺使用地缸发酵,酱香型白酒窖池使用泥底石头窖池,浓香型白酒窖池是窖泥抹的窖池发酵。 工艺不同窖池区别很大。
酵容器的修建需要根据你生产什么香型的白酒确认发酵池的修建方式和修建尺寸和修建材料以及修建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1、修建高度取决于你当地水文情况,要修建高度至少考虑到四十年一遇的洪水高度;
我想在村子里开一家酿酒作坊,应该如何快速上手?
感谢邀请:
小二哥本身也是在农村,也是开超市的,店里也卖了白酒。现在来说白酒是没有以前那么好销了,不过在农村还是有市场的,年纪大一点的,还是喜欢喝一些散装白酒。你要在农村开粮酒[_a***_],我给你提几点建议。
1.首先你得考察你当地的市场的定位,高端的还是低端的。大众消费市场的酒利润看低一点靠量取胜。做好定位再做前期准备。
2.食品安全卫生不容忽视。所有的证件一定要齐全,装酒的容器,酿酒的设备,发酵的头。这些都是要有一个标准304食品级不锈钢材质的。
3.水源水质。据说最好的水质就是山泉水。其次就是井水,深井水,自来水就算了。酿出来的酒口感太差,做不长久的。
4.技术,技术一定要过硬,这是生存的根本。现在竞争那么大。做生意也要靠良心,坑蒙拐骗,偷工减料趁早别做。
准备好了就干吧,试试就知道了,不试试就没有成功的机会。加油!
感谢关注,我是逍遥店小二,专注于超市,便利店,互联网新媒体,农村小本创业项目分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酿酒工艺方案设计图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酿酒工艺方案设计图解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sdw.com/post/4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