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酿酒配方,中华文化酿酒配方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华文化酿酒配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华文化酿酒配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酿酒配方?
蒸煮粮食,是中国人酿酒的第一道程序,粮食拌入酒曲,经过蒸煮后,更有利于发酵,在传统工艺中,半熟的粮食出锅后,要铺撒在地面上,这是酿酒的第二道程序,也就是搅拌、配料、堆积和前期发酵的过程。晾晒粮食的地面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晾堂。水井坊遗址一共发掘了3座晾堂,依次重叠。晾堂旁边的土坑是酒窖遗址,就像一个个陷在地里的巨大酒缸。水井坊发掘出了8口酒窖,内壁和底部都用纯净的黄泥土涂抹,窖泥厚度8厘米到25厘米不等。
经过窖池发酵老熟的酒母,酒精浓度还很低,需要经进一步的蒸馏和冷凝,才能得到较高酒精浓度的白酒,传统工艺***用俗称天锅的蒸馏器来完成。
人们在清代层面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圆型遗存,乍一看,有点像水井。考古学家最后定论,这是目前可以确定的中国最早的生产蒸馏酒的实物。当年在基座上架着巨大的天锅,天锅分上下两层,下面的锅里装酒母,上面的锅里装冷水,基座上柴火旺盛,蒸煮酒母,含有酒精的气体被上面的冷水冷却,凝成液体,从管道流出,这就是蒸馏酒。
酿酒配方?
第一步:把50斤大米倒入大盆中,加入没过米的清水,浸泡6个小时
第二步:泡好之后,舀出到篮子里,稍微沥干水分
第四步:准备酒曲,一般大米和酒曲的比例按照100斤大米250克酒曲的比例,可以随着温度变化稍作调整。再准备几大桶井水备用
第五步:大米快蒸好了,把表面的大米多次用手铺开、铺均匀。因为是土灶,火点的位置不统一,所以边缘和中间会成熟不一致,大家铺的时候小心烫手
1、100斤大米+0.8斤曲+280斤水
发酵第八天加茅台香精35mL、乙酸乙酯20ml、乳酸乙酯15ml,发酵好就可蒸馏
蒸酒时加入爆米花(粉碎先)每100斤酒醅加入3两,蒸出酒后加入0.1%—0.3%蛋白糖。
2、100斤大米+1斤豌豆(炒香后粉碎)+0.8斤曲+280斤水
发酵第八天加入茅台香精40ml、豉香香精20ml、乙酸乙酯15ml、密封发酵,发酵完毕即可蒸酒,得酒后加入0.1%—0.3%蛋白糖。
3、80斤大米+20斤高梁+1斤爆米花(共同粉碎发酵)+0.8斤曲+280斤水
发酵第八天加入乙酸乙酯25ml、乳酸乙酯20ml、醋25ml,密封发酵,发酵完毕即可蒸酒,得酒后加入0.1%—0.3%蛋白糖(100斤酒加入45ml高梁香精即可得到具有高梁风味的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华文化酿酒配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华文化酿酒配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sdw.com/post/8877.html